《Go 语言原本》

12.1 泛型设计的演进

本节内容提供一个线上演讲:YouTube 在线 Google Slides 讲稿

TODO: 需要补充并丰富描述

多态(Polymorphism)是同一形式表现出不同行为的一种特性。早期学者们对于多态的理解不如现在丰富,在编程语言理论中最早被分为两类 [Strachey and Christopher 1967],同时也是如今被广泛实践的两类泛型的核心思想:临时性多态和参数化多态。

临时性多态(Ad hoc Polymorphism) 根据实参类型调用对应的版本,仅支持数量有限的调用。也被翻译为特设多态。 例如:函数重载:

1
2
3
4
5
6
func Add(a, b int) int { return a+b }
func Add(a, b float64) float64 { return a+b } // 注意: Go 语言中不允许同名函数

Add(1, 2)     // 调用第一个
Add(1.0, 2.0) // 调用第二个
Add("1", "2") // 编译时不检查,运行时找不到实现,崩溃

参数化多态(Parametric Polymorphism) 根据实参类型生成不同的版本,支持任意数量的调用,即我们常说的泛型

1
2
3
4
5
func Add(a, b T) T{ return a+b }

Add(1, 2)              // 编译器生成 T = int 的 Add
Add(float64(1.0), 2.0) // 编译器生成 T = float64 的 Add
Add("1", "2")          // 编译器生成 T = string 的 Add

当使用 interface{} 时,a、b、返回值都可以在运行时表现为不同类型,取决于内部实现如何对参数进行断言:

1
2
type I interface { ... }
func Max(a, b I) I { ... } // T 是接口

当使用泛型时,a、b、返回值必须为同一类型,类型参数施加了这一强制性保障:

1
func Max(a, b T) T { ... } // T 是类型参数

泛型的总体目标就是:快且安全。在这里:

  • 快:意味着静态类型
  • 安全:意味着编译早期的错误甄别

12.1.1 从 Go 1 谈起

在 Go 语言不支持泛型之前,Go 程序员通常需要产出针对不同类型,但实现方式完全相同的代码,例如下面的 Max 函数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func MaxInt(a, b int) int {
    if a > b {
        return a
    }
    return b
}
func MaxFloat64(a, b float64) float64 {
    if a > b {
        return a
    }
    return b
}
func MaxUintptr(a, b uintptr) uintptr {
    if a > b {
        return a
    }
    return b
}
...

Max 是一个看似简单,实则复杂的例子,有这些问题可以被考虑:

  • 能否将类型作为参数进行传递?
  • 如何对类型参数的行为进行检查?
  • 如何支持多个相同类型的参数?
  • 如何支持多个不同类型的参数?

综合来说,泛型版的 Min/Max 函数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,本章对 Go 语言泛型的介绍将全程围绕这个例子展开。

早年 Go 语言在考虑泛型设计时,以「不牺牲编译效率的情况下,提供泛型」为目标。 但在现在看来其实有些过时,因为早在 Go 1 的年代,编译速度是首要目标。 但实际上复杂的模板用例肯定会拖慢编译速度, 真正的问题是如何在语言设计(用户的使用成本)和实现(编译器的实现成本)上进行取舍和权衡。

12.1.2 类型函数(2010)

最早的 Go 语言泛型被称为类型函数(Type Functions)。

  • 基本想法:对函数参数类型声明处进行替换

  • 在标识符后使用 (t) 作为类型参数的缺省值,语法存在二义性

  • 既可以表示使用类型参数 Greater(t),也可以表示实例化一个具体类型 Greater(t),其中 t 为推导的具体类型,如 int

  • 为了解决二义性,使用 type 进行限定:Greater(t type)

    1
    
    func F(arg0, arg1 t type) t { ... }
    
  • 使用接口 Greater(t) 对类型参数进行约束,跟在 type 后修饰 提案还包含一些其他的备选语法:

    • generic(t) func ..
    • 使用类型参数 $t
    • 实例化具体类型 t
1
2
3
4
5
6
7
8
9
type Greater(t) interface {
    IsGreaterThan(t) bool
}
func Max(a, b t type Greater(t)) t {
    if a.IsGreaterThan(b) {
        return a
    }
    return b
}

回顾来看,类型函数确实是一个糟糕的设计。

  • x := Vector(t)(v0) 这是两个函数调用吗?
  • 尝试借用使用 C++ 的 Concepts 对类型参数的约束

C++ Concepts 这一特性直到 2020 年正式定稿的 C++20 标准才被最终纳入标准, 在当时比较下来,类型参数约束是个优点。

教训:直接将类型作为参数将产生二义性,对编译器和用户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,需要加以区分,例如使用额外的关键字。

12.1.3 泛用类型(2011)

经过一年的思考,泛型的设计被修改泛用类型(Generalized Types)。

基本想法:上一个设计中,直接替换类型所在的位置出现的局限性比较大, 于是借用 C++ 模板声明的方式 template<T> T name(a T),将类型参数提前到所有声明之前,并使用了一个关键字 gen

1
2
3
4
5
6
7
8
9
gen [T] type Greater interface {
   IsGreaterThan(T) bool
}
gen [T Greater[T]] func Max(arg0, arg1 T) T {
   if arg0.IsGreaterThan(arg1) {
      return arg0
   }
   return arg1
}
1
2
3
4
5
6
7
gen [T1, T2] (
   type Pair struct { first T1; second T2 }
  
   func MakePair(first T1, second T2) Pair {
       return &Pair{first, second}
   }
) // end of gen

关键设计

  • 使用 gen [T] 来声明一个类型参数 使用接口对类型进行约束
  • 使用 gen [T] ( … ) 来复用类型参数的名称

评述

  • 没有脱离糟糕设计的命运
  • gen [T] ( … ) 引入了作用域的概念
    • 需要缩进吗?
    • 除了注释还有更好的方式快速定位作用域的结束吗?
  • 复杂的类型参数声明

教训:不那么像 Go :)

12.1.4 泛用类型(2013)

泛用类型在初次尝试后显然失败了,但两年后又发布了一个修订后的设计。

  • 致敬:Parameterized Types for C++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gen [T] (
   type Greater interface {
       IsGreaterThan(T) bool
   }
   func Max(arg0, arg1 T) T {
       if arg0.IsGreaterThan(arg1) { return arg0 }
       return arg1
   }
)
type Int int
func (i Int) IsGreaterThan(j Int) bool {
   return i > j
}
func F() {
   a, b := 0, Int(1)
   m := Max(a, b) // 0 先被忽略,解析 b 时确认为 Int
   if m != b { panic("wrong max") }
   ...
}

关键设计

  • 使用 gen [T] 来声明一个类型参数
  • 使用 gen [T] ( … ) 来传播类型参数的名称
  • 使用类型推导来进行约束

评述

  • 语法相对简洁了许多
  • 利用类型推导的想法看似很巧妙,但能够实现吗?
  • gen [T] ( … ) 引入了作用域的概念
  • 缩进?
  • 如何快速定位作用域在何时结束?
  • 企图通过实例化过程中类型推导来直接进行约束,可能吗?
  • 出现多个参数时,应该选取哪个参数进行约束?
  • 如果一个类型不能进行 > 将怎么处理?
  • arg0/arg1T 为什么推导为不同类型?

教训:类型推导是化简泛型用法的一个重要手段

12.1.5 类型参数(2013)

泛用类型的设计在参数推导这个想法上突破后,进一步优化其推导规则,得出了 类型参数(Type Parameters)的设计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type [T] Greater interface {
   IsGreaterThan(T) bool
}
func [T] Max(arg0, arg1 T) T {
   if arg0.IsGreaterThan(arg1) {
       return arg0
   }
   return arg1
}
type Int int
func (i Int) IsGreaterThan(j Int) bool {
   return i > j
}
func F() {
   _ = Max(0, Int(1)) // 推导为 Int
}

关键设计

  • 直接在类型、接口、函数名前使用 [T] 表示类型参数
  • 进一步细化了类型推导作为约束的可能性

评述

  • 目前为止最好的设计

  • 无显式类型参数的类型推导非常复杂

  • 常量究竟应该被推导为什么类型?

  • [T] 的位置很诡异,声明在左,使用在右,例如:

    1
    2
    
    type [T1, T2] Pair struct {  }
    var v Pair[T1, T2]
    

这个设计最终没有采纳的原因:在代码层面上实现时受阻、类型检查非常困难(复杂)等等有关语言语义表现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

教训:复杂的功能同时存在实现上的难度,需要对设计进行进一步化简。参加提案中复杂的推导规则

12.1.6 代码自动生成(2014)

早年的 Go 是 C 语言写成的,那个时候维护不同平台的汇编代码是一件比较痛苦的,对此 Russ Cox 做过一个分析 [Cox 2012]。 后来 Rob Pike 在没有泛型的情况下,为了解决代码复用的问题,做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 Go Generate

1
2
3
4
5
6
7
8
9
import "github.com/cheekybits/genny/generic"
// cat 201401.go | genny gen "T=NUMBERS" > 201401_gen.go
type T generic.Type
func MaxT(fn func(a, b T) bool, a, b T) T {
   if fn(a, b) {
       return a
   }
   return b
}

关键设计

  • 通过 //go:generate 编译器指示来自动生成代码
  • 利用这一特性比较优秀的实现是 cheekybits/genny

评述

  • 维护成本
  • 需要重新生成代码
  • 没有类型检查,需要程序员自行判断

教训:至少目前来说,是成功的

12.1.7 类型作为一等公民(2015)

在经历过多轮设计失败后,Bryan Mills 提出将类型作为一等公民(First Class Types)的概念,引入 gotype 内建类型。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const func Max(a, b gotype) gotype {
   switch a.(type) {
   case int, float64, uintptr:
       if a > b { return a}
       return b
   default:
       aa, ok := a.(interface{
           IsGreaterThan(gotype) bool
       })
       if !ok {
           panic("a must implements IsGreaterThan")
       }
       if aa.IsGreaterThan(b) {
           return a
       }
       return b
   }
}

关键设计

  • 引入 gotype 内建类型
  • 扩展 .(type) 的编译期特性
  • const 前缀强化函数的编译期特性
  • 灵感来源 C++ SFINAE

评述

  • 设计上需要额外思考 SFINAE
  • 只有泛型函数的支持,泛型结构需要通过函数来构造
  • 接口二义性 interface X { Y(Z) }
  • Z 可以是类型或常量名
  • 不太可能实现可类型推导

教训:不明,可能提案在 Go 团队内部被 reject 了;大概率是不能类型推导、检查